以灵动典雅的笔墨与简易清逸的情趣、外像的静态与内蕴的柔动相契合,在浓厚的自然意趣与墨彩浸漶的相参中,展示出当代画家的传统文化情结;可以说是岭南青年画家刘思东山水画的基本特征。
读到刘思东的山水画,首先给读者的感受是一种静态美。《孙子兵法》有言:“疾如风,徐如林,不动如山。”其实,这也恰恰从另一个方面,表述了中国文化追求中“静”的品格之重要。刘思东的山水画,在外在视觉形式上,呈现出一种严谨的“静态”,静山、静水、静静的心,但这并不意味着刘思东的画作排斥静与动的结合,反而却在完成画幅对静的气氛的诉求后,强调在静中暗蕴着轻柔的动。我们可以说,刘思东的山水构图中,无论是重峦叠嶂、高山流水,还是村寨拱桥、坡石杂树,他总是突出在静态背后的“造势”,以增强画面气韵生动的效果。魏晋时期的王微在《叙画》中有言:“横边纵化,故动生焉”,绘画生动的感觉是由画面形象左顾右盼、纵横斜正决定的,并由此发出来的是整个画面凛然的风致和韵味。刘思东对此尤为重视,所以他的画面看似简单,然始终充满着一种秩序美和宾主呼应的艺术效果和平稳、宁静、深远的艺术氛围。这一特点,同时也和元代倪云林“一河两岸”式典型图式相契合。在倪瓒的画里,前景往往是坡石茅亭、萧瑟枯树,中景留白以示河道,远景一抹远山,画面显得平淡天真,空阔恬静,呈现一种淡泊的文人境界。在平横构图所营造的静感中,从而显示出一种开阔、宁静和暗含的轻柔的律动。此外,为了实现这一目的,刘思东还充分发挥了“虚、空”的美学特质。虚而灵,空而妙,将“知白守黑”、“以虚显实”发挥到了极致,使得画中物象,“虚实相生”,“无画处皆成妙境”。
笔墨是中国传统山水画至高无上的审美形式语言。刘思东深明这一道理,他通过对自己最为钟情的山水的表现和追求,去不断锤炼自己的笔墨技巧,尽力去施展笔墨的功能,挖掘笔墨的表现力,掌握笔墨使用的主动权;笔墨之中见精神,笔墨之中见境界。所以他的山水画墨中有笔,笔中墨活,淡墨见骨,渴笔含润,水墨的渗、化、冲,破等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,使得作品松淡有韵,充满意趣,充满内在哲理的隐喻。笔墨本来是物质的,但通过画家思维的掌握,就会变成精神性的产品,可以洗涤闹市带来的喧嚣和世俗生活的混浊,进入一个清静恬淡的世界。或许,刘思东的山水画在表面的传统山水符号下,能展示出浓重的情感气息,正是由此而来。
在传统绘画中,色彩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,虽然也有重视色彩的工笔重彩和没骨画。但自南宋以降,“水墨为上”的观念几乎成了千古不易的宗旨,所谓“运墨而五色俱”,“洗尽铅华,卓尔名贵”等形容词便是最好的注脚。然而,绘画史告诉我们,单一水墨的强调所带来的后果便是色彩的运用比单纯的水墨更难;同时,传统儒家“中庸”的色彩观念,对绘画色彩的运用,亦要求能彰显平淡和谐。刘思东的山水画,在敷色上,体现了对这一审美特质的追求。不管是山川流水,还是烟云树石,通常会被笼罩在一片比较淡雅稳重的灰调色彩中,表现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美感和恬淡的诗意。色调的统一和色别的简约,使画面的和谐感特别强,作品也因此显得真力弥彰,透露出一种雅致明快的平淡古朴美。看刘思东的画,明快而抒情,似乎透着一派阳光,并和着天然的神韵。这种简易清逸的风格恐怕也与画家在经营画面时的“留白”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在以往提及的“留白”中,我们大都把它归纳到构图中去分析,当然这并不无道理,但在刘思东的山水画中,“留白”似乎是与他对敷色的追求一样,成为画面颜色的一部分。在这里,留白,摆脱了一般画家通过留白的运用来加大节奏的方法,反而成了描绘物象色彩巧妙的衔接和优雅的过渡;既具有常规留白的疏朗和空灵,又显得在简淡背后蕴含着微妙而又丰富的色彩变化。
当我们研究中国绘画史时,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,所谓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“文人画”,其实是儒、道、释思想的完美糅合。这就形成了在中国画的审美和创作领域中,文人画往往注重“意气”、注重“其理”和“神观”,强调“雅致”和“清逸”,而不拘于客观对象的形态与状态。在这一点上,当欣赏刘思东的画作时,我们很易发现,他都在致力追求一种“意气”,把着眼点放在一种清逸的意趣上,他摒弃了自然山水的形象,用心中之形替代自然之形,用心中之色替代自然之色,去寻求一种似不经意的心物合一的神趣和逸趣;这完全是一种不受物象之形或技法模式约束的心中山水。在画家的画笔之下,何形、何态、何色都无所谓,只要能充分调动个人的文化质素及发挥笔墨的表现力,高度敏感地把握住心中山水的微妙感和随机效果,就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创作目的。所以,当我们解读刘思东的山水画时,我们会透过典雅中庸的图示形式,深切地感受到一种明显的精神特质,那就是“闲和平静”,就是“萧散简远”,就是“简易清逸”。这种风格特征和老庄美学中的“平淡”、“朴素”相契和,或者说是源自老庄的美学思想。刘思东的山水画,就是以这一审美法则为指导,都统一在“闲和平静”和“简易清逸”的审美意趣中,我们可以看出,对刘思东的山水画来说,自然客观物质对象或是可以忽视和淡化的问题,关键是“淡”、“素”等审美意趣的抒写,这其中“淡”是一种最为朴素的风格,代表了一种天然无饰的美,体现了一种最高的真实。可以说,刘思东的山水画强调自然、宁静的美,实现了他对平淡、朴素的美的追求;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哲人们的共同的审美理想。理会到这一点,才能真正体会到刘思东山水画的精神所在。
简而概之,读刘思东的山水画,我们很容易被诱入一个宁静平淡而又极易引起共鸣的山水世界中去。典雅的品格和清逸的意趣,自始自终贯穿着他所有的山水画创作,从而使其作品凸显出当代艺术家的人文理想和传统情结。刘思东敢于素面朝天,以清逸平常之心淡淡潜入山水世界,以真气达到一种不期而至的自然韵律和神情趣味,以应会大宇宙的生成开合,造化万物的刚柔互补,洗练之后的整体和谐;静静的守望着一个平淡宁静的精神家园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